桑植民歌 留在多瑙河上的金色旋律
时间:2017-03-15 20:07:13 来源: 作者: 阅读

    1987年8月,桑植土家歌手尚生武随湖南民间歌舞团赴波兰参加第6届国际民间歌舞联欢会、第19届扎科潘内山区国际文艺竞赛和波兰山歌比赛,首次将桑植民歌推上国际舞台。尚生武演唱的《好久没到这条坡》等3首民歌,让听众如痴如醉,被人们誉为“金色的旋律”,歌声刚落,掌声四起,尚生武唱的桑植民歌一举为代表团夺得特别奖、铜杖奖、新闻纪念奖及山歌比赛第一名。

 

    2003年11月,当歌唱家宋祖英在世界音乐之都——维也纳举办个人演唱会,桑植民歌《马桑树儿搭灯台》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她的压轴之作。

 

    2006年5月20日,桑植民歌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    2008年,当哀怨幽婉、含蓄空灵的桑植民歌《郎上坡,姐上坡 》在湖南电视台独播大剧《血色湘西》中响起,热情的网民们疯狂的在网络搜寻这首歌曲的出处和演唱者……

 

    桑植民歌就这样用自己独特的原始美、艺术美、人性美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了全世界的听众。

 

    无论是远古时期,还是现在,桑植民歌都源自于生活。高亢激昂、开朗明快的山歌曲调,派生出高腔、平腔、低腔,人们在反复咏唱中,把生活中的一切与音乐结合得恰如其分。

 

    千百年来,桑植民歌一代代完整无缺地保存。能歌善舞的桑植先民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,没有创造文字,他们一代代用口头文学繁衍着本民族文化。而古老的歌谣是桑植古老文化最好的体现。每每婚嫁丧娶或佳节来临,勤劳俭仆、骠勇强悍、重义尚武的土家人就会身着盛装,汇聚一起,敲锣打鼓,载歌载舞,歌唱民族的起源和繁衍,歌颂民族英雄,祈祷家和年丰、天下太平,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。

 

    高低起伏的山峦,迂回曲折的河流赋予桑植先民丰富的想象和伟大的创造力。高亢明快的山歌,温柔动听的情歌,风趣活泼的小调,热情欢快的花灯,充满力量感的劳动号子,振奋昂扬的薅草锣鼓调子,鼓舞革命斗志的革命民歌,说唱参半的仪式歌,以歌代哭的挽歌,以哭代歌的嫁歌,以及清幽自然的摇篮曲等等,桑植民歌成为湖南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,成为一朵经久不衰的艺术奇葩。